权威报告考研之变招生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推免生_网易订阅(考研大变革)

2021
研招调查报告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如期举行。近日,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正式发布(完整报告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报告摘要
在就业高压下,伴随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不断高涨,2020年达到341万人,2021年受新冠疫情全方面影响,报名人数进一步高涨,达到377万人,增长3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张,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招生人数超过110万人,2021年预计将继续延续这一扩张趋势。
2020年7月,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国研究生工作会召开,这也是第一次以党中央名义召开的研究生工作会,此次会议在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上都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此次会议对于基于国内内循环为主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定位,稳定硕士,扩张博士规模,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未来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即专硕为主。
专业硕士从2009年全面开始招生以来,目前招生规模已经超过硕士研究生招生总量的60%,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提出,到2025年专业硕士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二,专业型研究生在硕士层次的主体地位将进一步加强,聚焦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博士每年招生已超过10万人。根据研究生工作会精神,工程类博士、临床医学博士、教育博士等专业博士将是近期重点扩招的领域。同时,健全博士研究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非全日制研究生自2017年纳入统考以来就不断遇冷,高校非全日制招生比例不断缩减。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统一划线提高了入学门槛,以及用人歧视,造成报考遇冷。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不得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条件。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强化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招生单位优化招生布局,非全日制将成为专业型研究生重要组成部分。
推免生一直是优秀大学比较青睐的招生方式,受到高校与导师普遍欢迎。近年来招生单位的推免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不少学校部分专业推免比例偏高,但从整体看,推免招生占比有所下降,基本维持在15%左右。同时,推免生的“内卷”也较为严重,无论是推免生还是招生单位,都面临较大挑战。
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之后,研究生招生改革也将全面推进,优化初试科目、强化复试考核,健全博士申请考核机制,加大研究生分流力度等旨在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质量,以满足我国在新形势下国家发展战略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一 研究生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继续呈递增趋势。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增加36万,增幅10.6%,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01
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幅达到10.6%,五年翻了近一番
近五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

数据来源:教育部
目前考研热度较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相关。特别是在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就业压力变大,迫使更多的应届毕业生及往届生考研,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以提升竞争力。
02
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知识水平、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
通过对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
权威报告考研之变招生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推免生_网易订阅(考研大变革)插图
和能力,以及由于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受疫情因素影响导致出国留学受阻转向国内考研成为新的考研动因。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03
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
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
考生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是往届生对目前的就业状况不满意,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回报。以云南大学为例,云南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2291人,占比56%,已经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5410人,占比63%。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6913人,占比57%,已超过总报名人数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8392人,占比62%。

数据来源:云南大学研究生院

数据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研招办
数据可见,高校往届生报考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部分高校超过六成。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
04
女生读研比例稳步上升
近年来,女生读研比例稳步上升。1999年,全国招收女性硕士研究生2.6万人,在硕士总招生人数中占比36.5%。2009年起,女性硕士招生数量开始超过男性。2019年女性硕士招生人数为44.7万人,占比55.1%。

数据来源:教育部
与此相关,在公务员等相关考试中,也明显呈现了女性占比增高的趋势,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二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招生人数已达到91.7万。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6.4万发展到2019年的10.5万,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47.4万发展到2019年的81.1万。近10年来,硕士研究生扩招年均增幅达到6%,博士研究生增幅在5.5%左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01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双一流”高校招生名额均大幅增加
截至报告发布前,根据已公示的30个省市2020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荐名单,拟新增硕博学位授权点为3648个,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59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9个,拟新增自主审核单位13个。
30个省市中,江苏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最多,达到302个,其次是广东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点233个。

数据来源:各省市教育厅官网
在拟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中,电子信息数量最多,第二是生物与医药,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与环境、公共管理、材料与化工等学科数量位列前十。

数据来源:各省市教育厅官网
在拟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数量位列第一,其余依次是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数学、生物与医药等。

数据来源:各省市教育厅官网
2021年“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增长。经过统计,“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招生计划中,超过67%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超过77%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2021年招生计划都有所增长。

数据来源: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官网
“双一流”高校招生规模显著增长,其中不乏大量增长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高校。

数据来源:各高校官网
02
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张
近年来,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增长。自2017年起,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始终高于学术学位硕士。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81.1万人,专硕招生规模达47.4万人,占比为58.5%。2019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生147.4万人,占比60.4%。

数据来源:教育部
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规模,更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专硕招生计划显示,相较于2020年,2021年航空航天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理工类学院的专硕招生占比都有大幅提高,其中航空航天学院在2020年招收专硕比例为69.3%,2021年增长到82.4%。媒体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等社科类学院的专硕占比增幅较小,甚至略有下降。

数据来源: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自1981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做好198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始招收博士生”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每年招生规模已突破10万大关,并保持继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198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02人,1999年至200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年均增幅23.8%,但总体招生规模较小。2004年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年均增幅为3.2%。
直至2017年,博士招生规模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博士招生人数为95502人,较2017年增加13.9%,2019年博士招生人数达到105169人,增幅为10.1%。

数据来源:教育部
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顶端,扩大博士招生规模,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符合我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满足提升人才储备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需要。
2020年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
方案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数量少,所占比例低。据统计,200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为851人,所占比重仅为1.37%。201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突破一万人,达到10386人,占比9.9%。近10年发展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持续增长,但总体招生规模仍与学术学位博士差距较大。

数据来源:教育部
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类别为教育、工程、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共计6个。

数据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8》
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始终低于学术学位博士,一方面是因为专业学位博士招生类别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博士生的未来目标是成为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选择学术学位博士更契合工作方向。
为满足产业经济转型、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大力推进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增加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专业,未来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会进一步扩张。
03
非全日制招生比例萎缩,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研究生大幅扩招的背景下,多数高校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比例却逐年降低。

数据来源: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官网
受报考难度及就业因素的影响,非全日制各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呈现较大差异,热门报考专业的招生计划完成率更高。
从北京科技大学2020年的非全日制招生录取情况来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专业的报考人数都远高于实际录取人数,报录比分别达到4.7:1、3.8:1、2.6:1,而物流工程与管理、电子信息的报考人数则与实际录取人数差距不大,报录比分别为1.4:1、1.4:1。

数据来源: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管理类专业在非全日制招生中报考热度较高,基本能够完成招生计划,部分高校甚至可以超额完成,而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的报考热度较低,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缺额普遍。
三 高校推免生招生比例下降
01
高校推免生招生占比下降
高校间推免率差异较大
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明显,推免生招收数量虽然在增长,但在总招生量的占比并没有增长,甚至部分学校呈现下降趋势。
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39.3%,2020年下降至35.2%。

数据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厦门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8%,2020年下降至25.9%。

数据来源:厦门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中山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5.98%,2020年下降至23.54%。

数据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郑州大学2019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10.55%,较2018年小幅上升,但在2020年下降至5.03%,降幅明显。

数据来源:郑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造成高校录取推免生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长规模远大于推免生增量,基数上比例下降,从这个方面看,推免招生并没有加剧统考生的竞争。
推免名额是进行推荐免试的前提,根据制定的有关推免政策,不同类别招生单位推免比例不同,差异明显。
根据对各大高校推免率的统计,北京大学(校本部)推免率最高,达到56%,南京大学推免率为34%,湖南大学推免率为20.6%,云南大学推免率为10.7%。即使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推免率也有明显差异。

数据来源:各高校官网
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推免率差异更大。东北师范大学推免率为18.1%,上海大学推免率为11.4%,海南大学推免率为6.6%,宁波大学仅为4.4%。

数据来源:各高校官网
对于一些普通高校而言,仅有1%左右的推免名额,学生获取推免资格难度更大。

数据来源:各高校官网
推免名额的多少与本科学校的层次和实力密切相关。另外,学生要获取推免资格,不仅需要学习成绩优异,还需要在科研能力、获得荣誉、竞赛奖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竞争异常激烈。
02
名校接收推免生“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
根据北京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北京大学(校本部)2021年拟录取2814名推免生,其中2733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生源占比高达97.1%,非“双一流”生源仅占比2.9%,不足5%。

数据来源: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中山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90人,其中95.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同样不足5%。

数据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华南理工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10人,其中84.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仅占15.5%。

数据来源: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5039人,其中4138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82.1%,非“双一流”生源占比17.9%。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名校接收的推免生中“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接收的非“双一流”推免生数量有限,普通高校推免生进入“双一流”大学要面临较大的挑战,推免生“内卷”明显。
整体来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根据部分高校2021年接收推免生数据显示,广西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472人,实际拟录取85人,招生完成率为18.0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32人,实际拟录取276人,招生完成率为35.5%。北京工业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16人,实际拟录取399人,招生完成率为48.9%。

数据来源: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官网
四 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2020年7月,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根据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总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
01
健全博士申请考核机制
“申请-考核”制成为博士招生主流方式
2013年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建立博士研究生选拔‘申请-审核’机制”,201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要求“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和直接攻博等选拔机制”。
如今,博士研究生普遍实行“申请-考核”制,和直接攻博、硕博连读成为并行的招生方式。推进统筹招生,提高研究生贯通式培养水平,进一步拓宽选才范围。
截至2020年,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已经实施“申请-考核”制的有127所,占该类院校的92.7%,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均已实施“申请-考核”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实施“申请-考核”制的有85所。

数据来源:各高校研究生院
实行“申请-考核”制在英美等国的研究生招考历史中由来已久。招生不依据统一的入学考试,而是根据申请者的教育背景、学术水平、工作经历、研究兴趣及职业发展等情况自主选拔。
不管是借鉴国际经验,还是从改善我国博士生招生效果的角度出发,我国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由统考方式向“申请-考核”制转变是大势所趋。
02
交叉学科将成为第14个学科门类
“双一流”院校开设数量占比大
今年7月份,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释放出信息,我国决定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自此,交叉学科将成为我国第14个研究生学科门类。
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我国各高校(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数量达到了549个。开设交叉学科的高校共计160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济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各有9个学科,交叉学科数量位居第一。
双一流院校开设的交叉学科数量大于非双一流院校,共计310个,占比达到56%。

数据来源:教育部
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加快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支持战略性新兴学科发展,是国家治理、应对国际复杂形势的需要,也将推动研究生教育深层次的变革。

Related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72